學院駐村第一書記白金強同志服從組織安排到新疆阿克陶縣執行援疆扶貧“傳幫帶”工作已近兩個月的時間,他與隊友們克服各種環境不適,工作兢兢業業,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和“一降五通七有”退出標準,對阿克陶縣貧困村已進行了三輪的全面檢查指導,共計列出68期調研評估專報,為阿克陶縣貧困村順利退出給予了極大幫扶,受到江西省組織部、扶貧辦以及阿克陶縣各級組織的認可和高度評價。
白金強同志在援疆扶貧進村入戶核查“兩不愁,三保障”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各種貧困家庭的實際困難,特別是他進海拔較高的貧困家庭時,每當看到孩子們的吃住場景和因殘因病的家庭生活困境后,一次次觸動著他的心靈,因為他從小也是在生活艱苦的農村中長大。自此,他下了一個決定,要以個人的名義和能力資助兩位貧困學生,直至他們大學畢業,當他將這個想法打電話告訴妻子時,他的妻子仍然像支持他去駐村和援疆一樣支持他的決定。經過他與阿克陶縣布倫口鄉黨委書記李文娟溝通后,在鄉政府的幫助下,確定了兩名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小學生為資助對象。在8月18日的上午,白金強同志來到海拔近3500米的布倫口鄉托喀依村和布倫口村,在鄉干部的帶領下分別來到這兩名困難家庭進行了實地走訪,進一步了解了孩子們的家庭和學習情況,并把具體資助計劃告知了這兩個家庭。當把購買的書包和學習用具送到了孩子們手上的時候,學生和家長異常激動。布倫口村亞克亞·提拉把依(男)激動的說:“有了您的幫助,緩解了我父母的壓力,我可以安心上學了!我一定好好學習,一定會正確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和挫折,樂觀向上”。托喀依村祖姆拉提·胡達依拜爾干(女)感動的說:“我一定會通過不懈努力,勤儉節約,用知識改變命運,以優異的成績和實際行動回報援疆扶貧干部的愛心。我以后長大了,想做一名教師,參加工作后,我也會去資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孩子”。
白金強同志自參加工作起,不論在哪個崗位上都十分有愛心,他注重關注和幫扶貧困學生。在班主任和學生管理崗位上也曾資助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并主動幫助他們聯系食堂和教室等勤工儉學崗位。在團青崗位上,經常性的帶領黨員服務隊和青年志愿者到當地敬老院和結對幫建村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瑞金市大柏地鄉元坑村駐村期間,多次組織全院師生為貧困家庭捐贈衣物,到元坑村八一愛民小學為六年級住宿生捐贈生活用品,為該校小學生捐贈書包、水杯、書籍和學習用具。經常性的到大柏地鄉養老院幫助老人們劈柴、打掃衛生,陪老人們聊天,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組織隊員在假期空余時間上門為村里的留守兒童輔導功課。
白金強同志表示:“師者燭心,能夠得到組織的信任去瑞金駐村扶貧,又來到新疆阿克陶縣開展援疆扶貧工作,能夠有幸資助兩名特困學生,能夠給當地各族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感受的到實惠,能夠為民族團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該做的”。
|